有鉴于骨水泥补充强度不足,李炫升医师带领著研发团队设计出“可扩张椎体强化支撑系统”(EVA)微创手术作为治疗新选择。EVA主要以医疗级钛金属为材质,将植入物于椎体内作360度扩张球状呈现,使骨水泥能顺利注入椎体,均匀填满避免不当的外溢。

李炫升指出,EVA可以避免椎体成形术(灌骨水泥)缺点,并完全取代“椎体扩张术,专利技术在于可扩张的植入物只要用一个小伤口将EVA植入椎体之中,在X光机的帮助下将EVA扩张至理想的大小与位置,之后直接灌入骨水泥,骨水泥会沿著EVA的孔径与叶片与椎体结合,大大减少骨水泥渗漏的风险。

李炫升解释,台湾特别之处在于呈现三百六十度环状支撑,经过与上下撑开千斤顶式支撑器的临床比较,可以减少骨水泥渗漏减少神经伤害;特别是在支撑力上,劲度为千斤顶式的四倍。而且器材是一体成形,椎体回复程度可达百分百,无须担心撑开之后又恢复回原状。
目前这套EVA系统已经获得美国、欧盟、日本、韩国等地的专利,目前也将进入髋关节股骨头支撑的人体临床试验。但目前健保并未给付相关支撑器费用,需自费使用。李炫升认为,如果椎体塌陷严重,植入支撑器绝对比单用骨水泥要佳。如果不幸发生椎体骨折,建议可以与专科医师进行讨论。

陈文哲提醒,人体骨胳的骨质约于20至30岁间达到最高峰,之后就会随著年龄增长减少流失,使骨胳形成许多孔隙、中空,罹患骨质疏松的概率也随之增加。
平日除了维持良好作息,饮食多摄取高钙、蛋白质、维生素D3等,也可多培养从事荷重运动的习惯,如:健走、慢跑、登山、舞蹈等,都有助于增加骨密度、强健肌肉,改善身体的协调与平衡,远离骨质疏松危机。
李炫升则提醒,骨折最基本原因还是来自骨质流失,特别是年轻女性,更应该要有“储存骨本”的观念。平时就应该从运动、饮食著手,多补充钙质并有充足的日晒时间,这样才能协助体内加速维他命D合成,帮忙留住骨质。

如果超过五十岁更要谨记“保密防跌”。李炫升说,多数骨质疏松所造成的骨折发生前都没有症状,但是经过些微碰撞、跌倒、撞击等状况后就会发生骨折。所以除了注意骨密度外,更要特别注意外在危险因子。
李炫升认为,骨质疏松其实也是正常的老化现象,最近他发现,有一些银发族虽然有很好的健康观念,但却是做一些超过自己能力负荷的运动,结果导致骨折的发生,所以运动还是要循序渐进,等到身体有足够支撑力,再继续加重训练量。
李炫升强调,骨折还是要预防重于治疗,平时多做负重运动,注意维他命D摄取与肾功能正常外,也要透过检查掌握自己的骨质密度,一旦发现进入到危险程度时,就应该赶紧积极接受治疗,这样才能防止骨折意外的发生。

更多 CTWANT 报导
(中时新闻网)
本文由:yobo手机网页版 提供